罗荣桓首创“翻边战术”

发布时间:2018-06-28   新闻来源:中国共产党新闻网  浏览 :1718

1938年,八路军115师,转战鲁南,开辟山东抗日根据地。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,日军开始对山东抗日根据地进行反复“扫荡”和“蚕食”。时任山东军政委员会书记的罗荣桓结合山东历次反“扫荡”、反“蚕食”斗争的经验,于1942年10月22日提出了著名的“翻边战术”,其主旨是将主力配置在边沿区,当敌人进行“扫荡”或“蚕食”时,部队不是“敌进我退”,而是选准有利时机,“敌进我进”,“翻”到敌人占领区去,粉碎敌人的“扫荡”“蚕食”,换一种说法,就是“敌打到我这里来,我打到敌那里去”。而此后在坚持游击区的斗争中,组织小部队和民兵渗入敌占区,袭击敌人后方,打击日伪政权,也是“翻边战术”的组成部分。

在罗荣桓的指挥下,八路军第115师教导第2旅在1942年11月3日发起的海陵反“蚕食”战役胜利后,于1943年1月又发起郯城战役,并成功地运用了“翻边战术”。

郯城,位于临沂与新安镇之间,南面靠近陇海路,地处陇海路以北的日军心腹地区,是日军在鲁南苦心经营的兵站基地。其墙高壕深,并广筑炮楼碉堡,是一座完全碉堡化了的城镇。此时正值日伪发动“扫荡”,郯城驻防之敌一部分奉命调出,城中守备相对空虚。

战前,为了牵制、迷惑敌人,由八路军教导第2旅一部、临沭县独立营以及数千民兵围攻醋大庄等敌据点,把敌人死死缠在沭河沿岸;教导第2旅另一部等监视赣榆、新浦方面的日军,以保障攻城部队后侧的安全,还有一部准备阻击马头方面的敌人。同时,滨海地委、滨海专署、滨海独立军分区动员上万名群众,在临沂至郯城的公路上,连续开展4天大破袭。

1943年1月18日夜,教导第2旅主力兵临郯城城下,主攻点选在便于隐蔽接近而又无外壕的城南门。19日深夜,八路军发起进攻,官兵冒着敌人密集的火力奋勇攻击,率先突破城垣。战士张桂林爬上城墙,把手榴弹塞进敌碉堡内,炸死了碉堡内的敌人,又用手榴弹消灭了向他扑来的伪军,并缴获了两箱手榴弹。不久,部队突破南门,击毙守敌7人,俘敌50余人。攻克城门后,敌人增兵于内城城门,并将成批的手榴弹往下投,八路军伤亡较大,进攻受阻。20日夜,教导第2旅将主攻点改为敌戒备较差,射击死角较大,但有深宽壕沟的城东南角。这时,日伪军也调整部署,组织火力,点燃火把,竭力阻止攻城。教导第2旅经苦战,登上了城墙,迅速向两侧发展,并展开政治攻势。不久,伪军大部瓦解,残敌向城中心退缩。教导第2旅团团围住退缩于城中心之敌,并连续爆破猛攻,200多名伪军、伪政权人员投降。20日晨,残敌依仗院落和房屋负隅顽抗,以各种武器封锁街道巷口,并以部分兵力向我反扑。担任突击任务的八路军8连采取了挖墙掏洞,逐屋占领的战法,同时,组织特等射手,利用高房屋脊封锁要道、房门,阻击敌人,消灭了敌人大量的有生力量。

经数小时激烈战斗,南大街一带敌人大部被八路军6团生俘。残余的日伪军龟缩在伪政府的炮楼内,教导第2旅首长即命进行爆破。21日,战斗胜利结束。八路军共毙伤日伪军400余人,俘日军7人、伪军及伪政权人员600余人,郯城日伪军和伪政权人员全部被歼,无一漏网。攻克郯城后,八路军又乘胜打下了郯城周围18处敌人据点。

郯城战役,是八路军115师入鲁以来取得的敌后攻坚战首次重大胜利。此次战斗还迫使“蚕食”沭河沿岸的敌人全部撤退,郯城根据地由4个区扩大为了7个区。不久,成立了中共郯城县委和县抗日民主政府。

bet365提款

专题教育

历史档案排行榜